匀变速运动的3个推论公式的意思、有点看不懂。怎么应用这些公式。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22
1. 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定值,即△s= aT2(又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判别式)推证:设物体以初速v0、加速度a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自计时起时间 T内的位移①在第2个T内的位移②①②两式得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差为 即进一步推证得……2. 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推证:由① 知经的瞬时速度②由①得代入②中得即3. 某段位移内中间位置的瞬间速度与这段位移的初、末速度和的关系为推证:由速度位移公式 ①知 ②由①得 代入②得则讨论:在同一段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对于加速或是减速,与有何关系?分析: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物体由A到B历时t,而经物体的位移不到一半,即经,物体在中间位置O的左侧,所以。若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物体由A到B历时t,而经物体的位移已大于整个位移的一半,即达到O点的右侧,由于是减速,所以。综上可知: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某段位移上中间时刻的速度小于中间位置的速度。另析:由于 则 由于所以即 例1、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64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用多个公式描述,因而选择不同的公式,所对应的解法也不同。如:解法Ⅰ:基本公式法: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因题目中只涉及位移与时间,故选择位移公式:将、、代入上式解得:解法Ⅱ:用平均速度公式:连续的两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B点是AC段的中间时刻,则 得: 解法Ⅲ:用特殊式——判别式解:由△s= 得再由 解得评注:①运动学问题的求解一般均有多种解法,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可以熟练地掌握运动学规律,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多种解法的对比中进一步明确解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从而形成解题能力。②对一般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若出现相等的时间间隔问题,应优先考虑用判别式△s=求解。 例2、某市规定,车辆在市区内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40 km/h,有一辆车遇到情况紧急刹车后,经时间停止,量得路面刹车的痕迹长为s=9m,问这辆车是否违章(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分析:本题隐含了末速度为零的条件,求出初速度就可判定。解:由于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平均速度又因为所以解得v0=12m/s=43.2km/h>40km/h故可判断此车违章 例3、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 s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AB=15cm,sBC=20cm,试求:(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B球的速度vB=?(3)拍摄时sCD=?(4)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颗?分析:释放后小球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每相邻两球的时间间隔为0.1s,可以认为A、B、C、D各点是一个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解:(1)由知,小球的加速度 (2)B点的速度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 即 (3)由于相邻相等时间的位移差恒定 即所以(4)设A点小球的速度为由于=+则所以A球的运动时间故在A球上方正在滚动的小球还有2颗评注:利用推论结合基本公式求解运动学问题非常方便. 专题二 初速为零的匀变速运动的比例式 设t =0开始计时,以T为时间单位。则 (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1∶v2∶v3∶…… = 1∶2∶3∶…… 可由,直接导出 (2)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位移之比,sI∶sⅡ∶sⅢ∶……= 1∶3∶5∶……∶(2n-1) 推证:由位移公式得 可见,sI∶sⅡ∶sⅢ∶……= 1∶3∶5∶……∶(2n-1) 即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的比等于连续奇数的比. 如一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沿光滑斜面匀减速上滑,达顶端时速度为零,历时3s,位移为9 m,求其第1 s内的位移. 分析:反过来看,物体初速为零,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可知,以某初速上滑时第1 s内的位移为总位移的,即位移为5 m. 以上例子还可求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也可求运动的加速度(取后一段研究),负号表示a与的方向相反. 当然还可求出初速度,由得 (3)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s1∶s2∶s3∶……= 12∶22∶32∶…… 可由直接导出 (4)通过连续相同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 ……=……推证:由知通过第二段相同位移所用时间同理则……=…… 例1、一滑块自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试求(1)第4 s末的速度;(2)运动后7 s内的位移;(3)第3 s内的位移分析:物体的初速度v0=0,且加速度恒定,可用推论求解. 解:(1)因为所以,即∝t故第4s末的速度(2)前5 s的位移 由于s ∝t 2所以故7 s内的位移 (3)利用sI∶sⅢ= 1∶5知第3s内的位移sⅢ=5sI=5×0.6 m=3 m 例2、一物体沿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3 s内的位移为s1 ,最后3s内的位移为s2,已知s2-s1=6 m;s1∶s2=3∶7,求斜面的总长. 分析:由题意知,物体做初速度等于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等的时间间隔为3s. 解:由题意知 解得s1=4.5 m s2=10.5 m 由于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的比为l∶3∶5∶……∶(2n-1) 故sn=(2n-1)sl 可知10.5 = (2n-1)4.5 解得n = 又因为s总 = n2s1 得斜面总长s总 = ×4.5=12.5 m 评注:切忌认为物体沿斜面运动了6 s,本题中前3 s的后一段时间与后3s的前一段时间是重合的。 例3、一列车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 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当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开始计时,测量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2s,则从第5节至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多少? 分析:此题若以车为研究对象,由于车不能简化为质点,不便分析,故取车为参考系,把车的运动转化为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据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得所以所求时间△t=4 s另解:一般解法如下:设每节车厢长为s,加速度为a,则人通过第一节车厢的时间则人通过前4节车厢的时间为人通过前16节车厢的时间为故所求时间。

头在墙上撞两三下就懂了,要么再外加两脚。保证你懂

匀变速直线运动3个重要的公式 推论的过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 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 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 Vs/22=(Vo2+Vt2)/2
6.位移 S=V平t=Vo t+at2/2=Vt/2 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 = 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 Vo=0
2.末速度 Vt=gt
3.下落高度 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 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最重要的 记住这些公式教科书中的推倒原理 然后 记住 每段的初始速度 和加速度 和 末速度 记住一个最简单的原理 然后把一道需要多次分解的题目 分解成几个最简单的基本题目 然后串在一起 你试试

平均速度是位移除以时间,具体推导详见照片
推导详见图片


#丘世奔#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特点应用 -
(13878425930): X1=1/2a*3^2 X2=1/2at^2-1/2a(t-3)^2 由X2-X1=6得:1/2at^2-1/2a(t-3)^2-1/2a*3^2=6 ① 由X1:X2=3:7得:(1/2a*3^2)/[1/2at^2-1/2a(t-3)^2]=3/7 ② 联立①②可得:t=5s a=1m/s^2 所以斜面总长L=1/2at^2=1/2*1*5^2=12.5m.

#丘世奔#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公式该如何运用,都适合于那些题型,哪个题该用哪个公式? -
(13878425930):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 ;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丘世奔#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的公式是怎么推理出来的 -
(13878425930): 1利用微元法(面积法),从v-t图像来看,位移等于每一份时间和速度之积的和,取极限. 3平均速度法,对于匀变速有,位移=平均速度*所用时间, 在由v-t图像知道,平均速度点为线段中点,平均速度V'=(v.+v)/2,其中v=v.+at 所以s=t*(2v.+at)/2=v.t+(at^2)/2 3微积分,dv=adt ds=vdt s=v.t+(at^2)/2

#丘世奔# 高一物理,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哪些公式,最好全面一些,要注明每个字母表示的含义和通常是已知什么时用 -
(13878425930):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 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 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 Vs/22=(Vo2+Vt2)/2 6.位移 S=V平t=Vo t+at2/2=Vt/2 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

#丘世奔# 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规律总结 -
(13878425930): 一.基本规律: (1)平均速度= 1.基本公式 (2)加速度= (1)加速度= (3)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 (4)瞬时速度 (3)瞬时速度 (5)位移公式 (4)位移公式 (6)位移公式 (5)位移公式 (7)重要推...

#丘世奔#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论有哪些?关于平均速度的几个推论你能?
(13878425930): 5个“正规军”: 无Vt式:S=vo*t+at平方/2 无t式:S=(V2平方-V1平方)/2a 无V0式:... (2)如果匀变速运动告诉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a,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b...

#丘世奔# 有三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理题不明白 答案解析要详细 最好把用到的公式推导过程也写出来 可追加 -
(13878425930): 1、因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计算出物体平均速度为80m/10s=8m/s.因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中点时刻速度就等于平均速度,所以5s末的速度就为8m/s.由1/2a(10s)²=80m可求物体加速度a=1.6m/s².再根据公式v^2=2aX,得v^2=2*1.6*5,解得v=4m/s.2、s=10*4+1\2(-2)*4的平方=24m3、反过来看子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由公式x=½at²得通过最后一块(位移为x)、后两块(位移为2x)、全部三块三个木块(位移为3x)所用的时间之比为,所以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3-√2):﹙√2-1﹚:1,另由公式v=at用反演法得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3:√2:1

#丘世奔# 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的详细推导过程 -
(13878425930): 第一式;v=v0+at 最好是从a的定义去理解——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物体原来的速度是:V0,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也就是每秒速度的变化量,那么t秒后速度的变化量是:at.原来速度加上变化了的速度就是后来的速度,所以:v=v0+at 第二式:x=v0t+(1/2)at^2 教材上是通过图形法(速度——时间图像中面积)来推导的!我就不再重复了.现从理论上分析一下:位移=平均速度*时间初始速度为v0t秒时的速度v=v0+at所以平均速度v'=(v0+v)/2所以位移=平均速度*时间x=(v0+v)/2*t=(v0+v0+at)/2*tx=v0t+(1/2)at^2

#丘世奔# 匀变速运动公式 -
(13878425930):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s(t)=at^2/2+v(0)t=(v(t)^2-v(0)^2)/(2a)=(v(t)+v(0))t/2 v(t)=v(0)+at 其中a为加速度,v(0)为初速度,v(t)为t秒时的速度 s(t)为t秒时的位移

#丘世奔# 高一物理匀变速公式推导 -
(13878425930): 匀变速运动公式之一为2aS=V2*V2-V1*V1设中间位移处速度为V则有2a*0.5s=V*V-V1*V1和2a*0.5s=V2*V2-V1*V1因此有2V*V=V1*V1+V2*V2 就是LZ的结果√[(v0^2+Vt^2)/2],这是初、末速度的几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