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1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6-01
一、利用实物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几何图形来自丰富的现实生活。进行图形教学,首先要从小学生生活熟悉的实际事物引入。例如:在一年级学生第一次认识三角形,老师拿着学生带的红领巾问:“这是什么形状?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的形状也是三角形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拿出实物进行观察,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又如:在高年级学习“圆的认识”时,由于他们已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列举如钟面、方向盘、车轮……等实物。教师可以通过车轮的转动,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认识圆的要素——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直径。二、联系生活经验和生活情境发展空间观念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都是物体,因此,孩子们刚入学,在学习“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时,是先从认识物体,学习立体图形开始的,再学习平面图形,最后再进一步研究立体图形。这就是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来安排教学内容。在学习方向与位置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太阳从东方升起”,清早带学生到操场,让学生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这就是东方,背后就是西方,面向东,右侧就是南方,左侧就是北方。利用生活经验,确定东方后,认识其它三个方向。在教学图形的变换时,利用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认识平移与旋转,如缆车的行进,升降旗等现象认识平移,风车的转动,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转动都是旋转现象。一些美丽的图案都是基本图形通过平移和旋转后得到的。这样把视野拓展到生活空间,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加强动手操作,引导学生探究学生亲自动手,让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通过内容丰富的图形符号感知及实际操作探究活动,有利于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巩固。例如:低年级儿童如何初步了解平面图形,教师讲解是说不清楚的。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个长方体,平放在纸上,再沿着边画下来,纸上画的就是一个长方形,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初步感知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在充分感知、操作体验、解决问题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的。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天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先接触的是各种各样的物体,在他们玩的积木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他们见到的楼房、纸盒、箱子、书、烟囱等,他们初步建立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形象;他们玩的皮球、乒乓球给了他们球的直观形象。因此,学生对于图形的认识是从立体图形开始的。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只有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特征,才能正确分辨各种图形的本质区别,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中,进行变式训练是深化学生表象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只有通过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区分图形的各种因素,确定哪些是主要的,本质的,哪些是次要的,非本质的,从而使他们形成的表象更加清晰。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当学生初步建立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后,我及时变换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供学生观察判断,有效巩固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理解与掌握。

三、让学生在观察联想中,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观察联想是小学生获得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全面、有序、细致的进行观察,同时注意多给学生创设联想的情景。例如,在学习了基本图形后,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拼摆出喜欢的物品或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由一种图形变成另一种图形,可以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可以变成怎样的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造力。学习了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为学校设计一个花坛,并计算出各种花草的面积。学习了圆的周长后,让学生设计一个水桶盖等。

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几何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基础。对此,《新课程标准》已作了较为明确的表述,“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够概括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下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谈点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模型实物,培养直观认识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因此,在整个小学阶段,离不开直观教具教学。直观教具包括两个方面:实物直观和言语直观。实物直观包括教学图片、统计图标、几何模型和各种电教用具。
《标准》注重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现实的生活空间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注重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比如,在第一、第二学段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从多种角度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变换和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和空间观念;第三学段继续通过观察、操作、图形变换、展开与折叠、图案欣赏与设计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图形直观,通过归纳、类比等方式探索图形的性质,进一步认识图形及其性质,丰富几何的活动经验和良好体验,发展空间观念。记得在教授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我让学生将圆柱模型的侧面沿一条母线切割展开,使学生确信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从而得出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这个矩形的面积。在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后,我们可以联系实际求一段圆木的表面积,一个无盖的圆柱型水桶的表面积。一个圆柱型烟筒的表面积分别等于侧面积加上多少个底面圆的面积。这样,我们既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运用积累的空间观念进行再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动手操作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密切关系。生理学的研究证明“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指尖上”。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在操作中对数学知识的感知最强烈,形成的表象也最深刻。小学生在操作时,手指尖的触觉引起的刺激能迅速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兴奋的前提下,产生积极思维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不要错过每一次可以让学生动手的机会。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自己的想象加以验证。首先可以设计“拼图”、“花边设计”、“搭积木”等活动,在画图中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形成表象。另外多让学生制作模型,模型的制作应由简单到复杂。最后,让学生制作正方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的模型是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这既有助于学生提高空间想象力。可以多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作一作(制作模型)等。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时,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角的学具,找两个硬纸板条,把它们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个硬纸条,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快认识了锐角、直角、平角和周角。由此还可以得出:角还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一个端点旋转而成的,一条射线沿着其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用若干个小立方块搭成一个几何体,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1,试问:(1)这样的几何体是否只有一种?若不只一种,请再画出几种不同的左视图。(2)搭成符合所示的正视图和俯视图要求的几何体至少要多少个立方块?最多要多少个立方体?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习题,进行充分的想象后,再让学生结合摆放实物来不断纠正自己的想象。实践证明,这样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是行之有效的。
三、运用电教手段的直观生动,开拓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互联网的出现,在各行各业中都引起了一场非常大的改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可以利用网络优势,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无形变为有形,使有限变为无限。
几何图形的教学很多内容都是要在动态中来理解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始终只是在平面上,无法让图形动起来就无法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变化过程。而通过一些软件制作简单的动画,可以让静态的图形动起来,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在“角的度量”教学中,可以采用电教手段,把透明量角器通过投影仪(投影仪起着放大作用)反射到屏幕上,学生就能清楚地看到教师演示的量角过程,特别是具体操作中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以及如何使用内圈、外圈的刻度等问题迎刃而解。另外,运用电教手段对如何度量不同方位的角效果更加明显。如下图,学生能亲眼看到教师是如何进行旋转,把它们变成标准位置的角,然后再使用量角器来度量,它对于学生的书面练习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新《数学课程标准》把“空间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相信我们的学生空间观念会越来越强,最终成为拥有空间想象能力的强者。


#巢陶浅#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教学的几点体会 -
(13622473515): 就此,本人结合参加专题培训的收获与从事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的经验,谈一.一、提高对小学空间观念教学的思想认识.如何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是我们每一位实施新课程教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小学生空间观念教学质量效果如何,...

#巢陶浅# 请老师们思考一下,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13622473515): 图形与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模块之一.也是这次课标修订中变化比较多的内容,在我们的几何教学中,通过几何证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我们的教师还是方法多多的.但对空间观念的培养,要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由于是从原来的“一...

#巢陶浅# 如何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中 提高动手操作的 -
(13622473515):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先接触的是各种各样的物体,在他们玩的积木中有许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他们见到的楼房、纸盒、箱子、书、烟...

#巢陶浅# 3、你是如何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的? -
(13622473515): 1.多观察实物,看到图形就找符合图形关系的实物. 2.买橡皮泥,对照图形作模型. 3.最好是用半透明的塑料板(纸)自己搭建模型.

#巢陶浅# 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课题研究方案 -
(13622473515):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这样说过:“几何就是把握空间……那是儿童生活、呼吸和运动的空间.为了更好地在这个空间里生活、呼吸和运动,儿童必须学习了解、探究和征服空间.”但传统的几何教学,内容差不...

#巢陶浅#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
(13622473515): 一、空间观念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观念作了具体描述: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图形,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描...

#巢陶浅# 根据自己的教学案例,谈谈是怎样发展小学生的空间观念的 -
(13622473515):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

#巢陶浅#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13622473515): 从新课程实验稿以来,提出了具体的、能够承载空间观念的课程之后,我们应该整体上去认识这个空间观念,它其实就是对几何图形的想象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一维的,还是二维的还是三维的,即使是你对直线两端无限延伸的这种想...

#巢陶浅# 如何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具体案例 -
(13622473515): 浅议培养小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些途径新课标强调“空间与图形”教学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1333365633931的核心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巢陶浅# 如何设计问题,或问题情景,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空间观念 -
(13622473515): 设计问题情景的关键是选准知识的切入点,熟知学生知识的生长点.设计问题一定要有梯度,连贯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要以教材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