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中的行程问题的思路与技巧 比如 追击问题 或者 相遇问题 如何解答 列方程 行程问题一般有什么解题思路

www.zhiqu.org     时间: 2024-05-31
我刚上初一,数学也算是我的强项,做追击问题和相遇问题时应注意找好等量关系,比如说,画图法,一般画图可以让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更明确一些.
在做追击问题时,应该先搞清楚要追的路程是多少,然后算出他们两个的速度差,用路程差除以速度差就可以算出多少时间追上,在列方程时,设时间为x..速度差乘x=路程.
在做相遇问题时,也应该先搞清楚两地相距多少,算出他们两个的速度和,用路程除以速度和就可也算出多长时间相遇,列方程时,设时间为y,速度和乘y=路程
不过要想把这种问题弄得很熟练,还是要多做题,多练,才可以让你的数学有所提高.

画张图也可考虑设两个未知量

数学中的,行程问题与相遇问题要怎样解决?~

行程问题主要是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问题,要知道与之对应的公式和题型
  流水问题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相遇问题   
   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和÷相遇时间=速度和
   速度和=甲速度+乙速度 甲路程+乙路程=路程和(甲乙距离)
追击问题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路程
   追及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同向追及)
甲路程—乙路程=追及时相差的路程

行程应用题
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在一定的条件、环境、范围内运动的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涉及到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较复杂的行程问题还要注意理解“速度和”、“速度差”以及行程中两车的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运动方向与运动结果等四大要素,行程问题根据运动方向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一、 相遇问题
两个物体由于相向运动而相遇,这就是相遇问题。解答相遇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之和,其基本公式有:
相遇时间=两地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路程÷相遇时间
两地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二、 相离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由于背向运动而相离,就是相离问题。解答相离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趋势的距离(速度和)。
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离时间
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离时间
三、 追及问题
两个运动的物体同向而行,一快一慢,快车后,慢车前,经过一定的时间,快的追上慢的就是追及问题。根据所给的条件不同,可分两种:(1)直接给追及距离的(同时不同地的);(2)间接给追及距离的(同地不同时)。
解答追及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或求出追及距离和速度差,基本公式有: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推荐于 2020-03-10
查看全部7个回答
3-6年级写作文没思路?马鞍山专属作文提升课,在家免费学

00:56
高途免费课
广告
1条评论
yijia1234560赞
相遇时间是什么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报名时间_报考条件「中公教育」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职位解读,报名指导,在职备考,零基础备考,封闭实战!「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题库资料领取,笔面全程,全程服务
广告2020-08-08
行程问题如何解决
行程问题是反映物体匀速运动的应用题。行程问题涉及的变化较多,有的涉及一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有的涉及三个物体的运动。涉及两个物体运动的,又有“相向运动”(相遇问题)、“同向运动”(追及问题)和“相背运动”(相离问题)三种情况。但归纳起来,不管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还是“两个物体的运动”,不管是“相向运动”、“同向运动”,还是“相背运动”,他们的特点是一样的,具体地说,就是它们反映出来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都可以归纳为:速度×时间=路程。 编辑本段公式流水问题  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相遇问题(直线)  相向而行的公式: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距离)   相背而行的公式: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相背距离) 相遇问题(环形)  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环形周长   多次相遇   线型路程:甲乙共行全程数=相遇次数×2-1   环型路程:甲乙共行全程数=相遇次数   其中甲共行路程=单在单个全程所行路程×共行全程数 追及问题  同向而行的公式:(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若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追及距离÷时间=速度差   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总路程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 追及问题(直线)  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及时间 追及问题(环形)  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 编辑本段详述  要正确的解答有关"行程问题”的应用题,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如运动的方向(相向,相背,同向),出发的时间(同时,不同时),出发的地点(同地,不同地),运动的路线(封闭,不封闭),运动的结果(相遇、相距多少、交错而过、追击)。   两个物体运动时,运动的方向与运动的速度有着很大关系,当两个物体“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时,此时的运动速度都是“两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和”(简称速度和),当两个物体“同向运动”时,此时两个物体的追击的速度就变为了“两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差”(简称速度差)。   当物体运动有外作用力时,速度也会发生变化。如人在赛跑时顺风跑和逆风跑;船在河中顺水而下和逆水而上。此时人在顺风跑是运动的速度就应该等于人本身运动的速度加上风的速度,人在逆风跑时运动的速度就应该等于人本身的速度减去风的速度;我们再比较一下人顺风的速度和逆风的速度会发现,顺风速度与逆风速度之间相差着两个风的速度;同样比较“顺水而下”与“逆流而上”,两个速度之间也相差着两个“水流的速度”。 编辑本段解法  设甲的速度为X千米/时,乙的速度为Y千米/时,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当两人第一次相遇时,离A地4千米,也就是甲走了(4/X)小时,而此时距乙离开B地的距离为   〔Y×(4/X)〕千米,于是我们可以知道,整条路线的全程为S=4+〔Y×(4/X)〕,那么也可以清楚这道题目求的就是第一次相遇时离B地的这个距离,用这个距离与第二次两相遇时而到第二次相遇时离B地的3千米进行比较。因此,为了方便以后的说明,将这个距离[Y×(4/X)〕用J来表示。   第一次相遇后,甲需要走过的距离为3+〔Y×(4/X)〕,这样才能与乙第二次相遇,而在甲用同样的时间,乙则要走过距离为4+S-3的路程才能与甲相遇。于是两人的相同时间可以写成一个等式,如下:   {3+〔Y×(4/X)〕}/X=(4+S-3)/Y   (其中,S为全程距离,上面已经给出过了,这里为了写起来方便就不全写进去了,但做题目时最好还是全写进去,不然会看不明白的。)   整理上面这个式子,可得,   4Y^2-XY-5X^2=0   将这个式子因式分解为   (Y+X)(4Y-5X)=0   可得X与Y之间的关系式,Y=-X或   Y=5X/4   因为两人的速度不可能为负数,所以第一个关系式否掉,那么就是第二个关系式可用。   于是将这个关系式带入J这个距离式子中,可以得出J=(5X/4 )×4/X=5   于是,我们知道了,当甲与乙第一次相遇时,离B地的距离为5千米,而第二次相遇时,离B地的距离为3千米,所以两次相遇地点间的距离为2千米
61赞·1,813浏览
行程问题不好怎么办?
请问是计算程问题的题目,还是实际的旅行行程问题,前者,请给出具体问题,后者请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时间是否紧张,旅程的远近,时间紧,考虑飞机,高铁。 第二旅费是否充足,如祣费没问题,还是选飞机,高铁,舒适度较高,反之,则可选普通火车。价格是便宜好多。 第三住宿如果已有当地人接待,则可不考虑,否则请提前预订,并且选好地点,要交通方便的。
66浏览2019-11-26
行程问题怎么做?
相向而行的公式: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距离)。    相背而行的公式: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相背距离) 相向而行的公式:(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击时间=追击距离÷速度差。    若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追击距离=速度差×时间。 追击距离÷时间=速度差
169赞·1,431浏览2018-12-22
怎么解行程问题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其他公式) 相遇问题:(直线):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相遇问题:(环形):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 追及问题:追击时间=路程差÷速度差(写出其他公式) 追及问题:(直线):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击时间 追及问题:(环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 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列车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流水问题: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 水 速: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
2赞·716浏览
解决行程问题和分配问题的方法
问题分析中的第一步其实和问题的定义是完全连贯的,即细化问题的定义。在问题定义阶段我们仅仅给出现状和期望的差距即可,但是究竟是哪里的问题?问题的症状表现究竟分为了哪些方面?这些内容就属于问题定义的细化,由于在整个细化过程中就会设计到调查研究,我们需要调查研究,并根据收集回来的数据分析后才能够得出结论,这个过程其实就已经是问题分析的过程。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哪里?那么你可以选择任何一条路。分析问题的过程就是需要知道具体的目标,同时通过问题细化后给出结构化的问题定义。才能够达到互斥和综合无遗漏的定义目标。问题由几部分组成,一个是问题所作用的对象,一个是问题表象本身。这两者都存在问题分解和细化的过程,通过分解后才能够形成更加细小和容易解决的组件。比如讲我现在很难受,这个问题的作用对象是我,而我这个对象是可以分解的,即是生理上的难受还是心理上的难受,如果是身体上的是外伤还是内部的?内部的可能又涉及到具体哪个部位难受,这就是问题作用的对象的分解。另外问题本身的表象难受也可以进行分解,是焦虑,痛苦还是悲伤,如果是痛苦的是隐痛,阵痛还是酸痛?通过这两方面的分解后就基本清楚了如何对症下药,如何根据经验进行模式匹配。 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采用鱼骨图进行问题根源分析,但同时对问题本身的分解和分析也同样重要。在这里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或逻辑树的方法对问题本身进行分解,分解后你才会发现问题的产生是由各种问题要素相互作用后才产生的,问题的表象是由各种小问题的表象共同聚合而成的。有了这个思路就有了动态系统观的思想,知道了问题本身远远比黑白是非要复杂的多,知道了解决问题不能片面的针对表像而忽视了整体。一个问题我们只要能够解决关键的问题要素就能够达到大家都认同的一个满意的结果,而这种分析后我们就容易采用2/8原则确定问题的关键要素,并有针对性的去设计数据收集,分析和调查方案和行动。 对于问题的分解我们期望引入系统思考的思路,即问题不是简单的进行逻辑分解就算完成,而是在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和问题要素后必须要去考虑问题之间的交互作用。各问题要素之间存在着正负作用,而且作用力大小也不一样,如果去片名追求一个指标的最优而不去考虑对其他要素的影响,那最终结果往往是问题没有解决反而表现的更严重。 问题树的方法主要用在结构化问题分析上,因为有了问题树就清楚了整个问题的构成,就可以对问题展开全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这无疑也增加了我们收集和分析数据的工作量,但由于做了全面分析可以保证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症结。而非结构化的方法往往并不需要很细致的进行问题分解,当问题产生后非结构化分析的方法首先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先假设可能产生问题的分支和要素,再收集数据和通过分析去论证自我假设的正确性,这种方法在我们有较多的经验积累的时候往往更加有效。
2赞·861浏览
【携程APP】广西旅游攻略 介绍_立即下载
值得一看的广西相关信息推荐
携程APP 广西旅游攻略,有哪些好玩的景点,在线攻略,立即下载!
m.ctrip.com广告 
【携程APP】广西旅游攻略 介绍_立即下载
携程APP 广西旅游攻略,有哪些好玩的景点,在线攻略,立即下载!
m.ctrip.com广告 
中国很多中年夫妻,喜欢分床睡,这样做到底好不好?
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年夫妻喜欢分床睡,但是这也不一定预示着婚姻出现了多大的问题。因为人到中年,可能
8条回答·695人在看
生意不好,是转让还是放弃?
这也是我建议孙老板放弃的原因。一旦人们下意识地不喜欢某事,他们只会变得越来越厌恶。他们
5条回答·122人在看
酿酒工艺:红米酒家庭的酿造方法是什么
红米酒怎么做的?红米酒家庭的酿造方法是什么?喝红米酒有什么好处? 一、自酿红米酒的方法: 1、糯米淘洗后放清水里浸泡12小时。浸泡好的糯米再次淘洗至洗米水变清澈。 2、把淘好的米放蒸格里蒸30-
729人在看
千峰竞秀、万壑奔流,作为道教名山的三清山,都有哪些令人流连忘返的特点呢?
三清山可以说是非常的著名,因为这里有着优美的风景,而且道教文化厚重,可以说是道教教徒的圣地,而且这里
10条回答·340人在看
评论


#郦忠慧# 初一数学的应用题 (追赶问题)怎么做啊,有什么方法做这些题,我就是应用题不会啊,教教我,好有分啊,谢 -
(15212773897): 追赶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知道“速度差*追赶时间=追赶距离”这个公式就很简单了 例: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200米/分钟,乙的速度是300米/分钟,已知A、B两地相距1000米,问几分钟后乙能追上甲? 解:设t分钟后,乙能追上甲,则 (300-200)t=1000, t=10. 答:10分钟后乙能追上甲.

#郦忠慧#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怎么做啊??????????????求解 最好是视频 -
(15212773897): 行程问题包括了三种类型:(1)直线上的相遇问题 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相遇时,甲的时间=乙的时间=相遇时间 (2)直线上的追及问题 甲的路程+甲先行的路程(或者是相距的路程)=乙的路程 (3)环形跑道问题 甲的路程+跑道长度*N=乙的路程(N为追及的次数) 注:这里的甲速度慢,乙的速度快

#郦忠慧# 做数学题中的行程问题和工程问题有什么诀窍没有啊? -
(15212773897): 我身有体会下面是总结的: 1设问的是以知量,不是方程啊.可以是1,10,100,1000,10000或者顺手用的,非常有用 2设X比较麻烦但思路最顺 对于行程问题就头大了,最好是画图,有时间自己演试一下,久而久之就会好多了

#郦忠慧#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
(15212773897):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郦忠慧# 追击问题的公式 -
(15212773897): 基本概念: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请写出...

#郦忠慧# 初中数学行程相遇问题 ,求解释解题 思路是什么?解法已附上. -
(15212773897): 解题思路是:速度一定,路程比=时间比.AB距离一定,相遇地点一定,则相遇前后的路程比是不变的,它刚好=时间比.

#郦忠慧# 初一解方程的公式把分配问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追击问题,利息合算的公式答一下就行.谢谢! - 作业帮
(15212773897):[答案] 一、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题型:笼子里有鸡兔共30只,一共100条腿,问:鸡兔各几只? 解这个题的方法是:先假设30只... 某浴池开注水管,10分钟可注满,开排水管,20分钟可排完,问两管同时开,多少分钟可注满.这个题可以按追击问题思路来...

#郦忠慧# 初一行程问题! -
(15212773897): 设用时间x小时追击问题关键在 甲乙两车走过的路程相同(同起点)则 甲车速度*甲车时间=乙车速度*一车时间所以165(x+2)= 185x即20x=330x=16.5所以乙车用16.5h追上甲行程问题:物体的运动,最简单的情形是匀速直线运动,设物体作匀速...

#郦忠慧# 初一数学路程与追及问题 -
(15212773897): 设步兵列的长为L,v1=21.6km/h,v2=5.4km/h; 过程1:通讯员骑马赶到队头, 相对速度v2-v1, 用时t1=L/(v1-v2) 过程2:传令后,立刻返回队尾,相对速度v1+v2,用时t2=L/(v1+v2) 又总时间t=t1+t2, 代入已知可求得 队列长L=1.6875km

#郦忠慧# 初一的方程追击问题怎么解呀?求公式 -
(15212773897): 分同时不同地问题和同地不同时问题,同时不同地问题的相等关系为两人路程差为追击路程,同地不同时问题相等关系为两人走得路程相等